<source id="oz9wr"></source>
    1. <source id="oz9wr"><sub id="oz9wr"></sub></source>

        1. 馳爾達,無線專網通訊行業領跑者

          對講機,對講機品牌,對講機廠家,數字對講機,公網對講機--泉州市馳爾達電子通訊有限公司

          開創1988

          溝通無極限,世界零距離

          400-8090-768
          行業動態
          您的位置: 主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對講機發展史,戰爭是源動力
          發布時間:2021-09-02 09:46:53瀏覽次數:

          對講機技術誕生于Westinghouse的實驗室里。一位名叫John Kermode的發明家“異想天開”地想對郵政單據實現自動分檢,那時候對電子技術應用方面的每一個設想都使人感到非常新奇。他的想法是在信封上做對講機標記,對講機中的信息是收信人的地址,就象現在的郵政編碼。為此Kermode發明了較早的對講機標識,設計方案非常的簡單,即一個“條”表示數字“1”,二個“條”表示數字“2”,以次類推。

          然后,他又發明了由基本的元件組成的對講機識讀設備:一個(能夠發射光并接收反射光)測定反射信號條和空的方法,即邊緣定位線圈;和使用測定結果的方法,即譯碼器,再然后才出現了對講機的原型。

          最初的無線電設備跟傳統計算器剛問世的時候一樣,體積都非常巨大。而對于急需在兩地之間傳輸信息的警察及軍隊來講,雖然攜帶不是很方便,但因為可以實時傳遞信息,依然覺得非常實用,因此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上圖中所示一個國外警察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批在巡邏中使用無線電設備的警察,這套馬可尼電報機占據了一臺巡邏車后排的全部空間,可見體積是真的大。當操作員抄收到有事情發生的消息時,巡邏車就及時趕到犯罪現場進行處理。

          而軍隊來講,更加希望的是指揮官的指令能夠傳遞到每一個下屬的作戰單位。對于大的軍團級司令部來說,用車輛或騾馬拉一臺無線電臺并不困難,而到了更小一點的作戰單位(比如一個步兵班、一輛坦克),想要為他們都配備無線電臺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實際上二戰的初期蘇軍的不少坦克部隊還在使用旗語作為互相通信的手段。而如何使得無線電設備更加輕巧、簡單則成為了無線電通訊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款被廣泛的稱呼為步話機的無線電臺是摩托羅拉公司在二戰中發明的SCR-300。其實,二戰前,美國軍方已經認識到無線電通信的重要性,開始研制便攜式無線通信工具,并且自己研制出一款報話機SCR-194。但是非常笨重,不很適用,后來改進成為了SCR-300,但這款電臺和我們現在認知中的“手持電臺”還有一定的區別,因為它其實是一種背負在后背上的步兵電臺。這種電臺以FM模式工作在40-48MHz上,為步兵提供通信支持,參與了意大利戰役和諾曼底登陸等一系列美軍戰役。

          而真正意義上的“手持電臺”則是后期摩托羅拉推出的SCR-536。這是一種以AM模式工作在3.5-6.0MHz之間的單兵電臺。其采用電子管工藝,并使用干電池串聯來提供電子管工作時的高電壓。其開關非常有特色——天線完全拉出時,電源打開,而天線收攏的時候電源自動關閉。其最大功率僅為360mW,在陸地上工作的時候最遠可通聯1.6公里的目標,而在海上的時候效果則可提升至近5公里。

          在戰后,電子工業和無線電工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更加優秀的手持電臺被設計了出來。

          二戰后,大量的軍品被淘汰進了業余無線電的領域,而其設計思路則同樣被引入了業余無線電領域。當年的主流結構還是以電子管為中心的電臺設計,易碎、操作電壓高的特點使得便攜對講機的設計非常困難。但隨著晶體管的發明和實用化,手持電臺才真正的開始站上業余舞臺。

          這樣的手臺風靡全球幾十年,而在近幾年,又被新的技術架構所替代,那就是SDR模式。SDR模式能夠將音頻、射頻等信號全部采樣,采用數字的模式進行處理。很多簡單的對講機只需要一片固定了FM調制解調算法的芯片就能夠實現以前手臺的全部功能。使得現在的對講機能夠做得更小、更精致、更便宜。

          未來的對講機將會是什么樣子呢?隨著對講技術的成熟,現在已經從傳統對講機發展到全國對講機(也叫作公網對講機、插卡對講機),從幾十公里的通信距離到全國不限距離對講,對講機在一步步地蛻變,相信隨著5G技術的全面普及,未來的對講機一定有更多無限可能,更加令人“匪夷所思”。

          400-8090-768
          亚洲成亚洲成网tv